9781934874271——ch9

鱼类标记技术进展

用被动综合应答器标记的幼鲑的长期保留、生存、生长和生理指标

肯尼思·g·奥斯特兰德,盖尔·b·兹德勒斯基,威廉·l·盖尔,约瑟夫·d·兹德勒斯基

doi:https://doi.org/10.47886/9781934874271.ch9

摘要为了跟踪个体,在美国哥伦比亚河流域,超过1200万条鲑鱼和鳟鱼被标记为被动综合应答器(PIT)标签。然而,很少有研究对幼年鲑鱼和鳟鱼进行长期标签保留以及标签效应的研究。我们标记了幼银鲑雄鱼kisutchN= 207)、虹鳟(溯河虹鳟鱼)o . mykissN= 221),杀手鳟鱼o . clarkiiN= 202)和公牛鳟鱼SalvelinusconfluentusN= 180),分别使用12、19或23毫米PIT标签,并在实验室环境中检测了标签保留、存活、生长和生理性能。无论标签大小如何,银鲑(100%)、钢头鱼(95%)、割喉鳟鱼(97%)和公牛鳟鱼(99%)的PIT标签保留率都很高。银鳟(99%)、钢头鳟鱼(99%)、割喉鳟鱼(97%)和公牛鳟鱼(88%)的存活率也很高,并且标签大小没有变化。标记有12毫米PIT标记的鲑鱼短期个体生长速率显著高于标记有19毫米和23毫米PIT标记的鲑鱼。同样,在标记了23毫米PIT标记的鱼中,钢头鳟鱼的个体生长速率较低,其次是19和12毫米标记的鱼。相反,长期增长率为正,不受标签大小的影响。标记大小和标记对银鳃Na+, K+, - atp酶活性(μmol ADP x mg蛋白)无显著影响1h1)和血浆渗透压(μmol kg1)或牛鳟鱼肝体指数。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实验室环境中,无论标签大小如何,用PIT标签标记幼鲑可导致高保留率,对它们的生存、生长和重要生理指标几乎没有影响。